「服務學習課」是義務或責任?

「服務學習課」是義務或責任?——專訪臺大日光服務社

【採訪/范瀞文、報導/范瀞文


在臺大眾多學生社團中,根據不同性質與目的,可細分為自治性、學術性、服務性等多樣類型。其中服務性社團的定位,與臺大服務學習課程的推動息息相關。日光服務社即屬服務性社團之一,以國小英語教學為主要目的,並於桃園市中壢區信義國小進行系列活動。本文將透過專訪日光服務社,探究服學課程或服務性社團與學生參與間的連結性。

臺大服學之施行概況
臺大自87學年度始推動服學課程,並納入學士班全體學生之必修,項目分別為服學一、二、三。其中服學二、三依據各學系之規定,可透過學系、社團服務,以及參與校內外志工團體等方式完成修習,因此,服務性社團除了聯絡情誼、興趣培養興趣等一般性社團所共有的功能外,更提供了學生修習服學的管道。

日光服務社現任第五屆社長詹玟表示,106學年度第一學期藉由日光完成服學的社員,比例約占四分之一,這些社員的動機主要可劃分兩項:對於系上開設的服學內容不感興趣,或認為日光的服務時數認定相對寬鬆。但日光內多數社員因為已建立認同感與歸屬感,在修完服學後仍會選擇繼續留下。

日光服務社的特殊定位
        臺大校園內涵蓋諸多服務性社團,且各自有其理念及運行模式。而創立迄今逾五年的日光服務社,在群體中有什麼獨特之處呢?首先,從創設契機開始談起,日光服務社的前身其實是名為找到日光」的短期公益計畫,然而執行的同時,負責團隊有意延長服務計畫並轉型為正式社團,因此向校方提出申請後,歷經了三年試營運的時期,才演變為現今的組織架構。

至於日光的總體精神,詹玟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長期陪伴」,而這也是日光最鮮明的特點之一。不同於多數服務性組織,活動層面較偏重於寒暑期營隊,日光選擇定點(信義國小)、定期(每學期五到六次)的服務模式。如此一來能夠跟小朋友建立較強的感情連結與信任關係,並且長期而言,可以透過記錄了解每個孩子在學習上遭遇的困難,甚至心理情緒的變動,進而思考如何協助孩子們克服難題,或者怎麽樣設計活動來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。

希望讓小朋友快樂學習,因為學語言要真的產生興趣才會一直學下去。」談及日光的教學理念,詹玟如此說道。同時她也補充,教學老師設計教案的目的,並不是要求小朋友必須學會多少知識,而是希望提供孩子們學習英語的動力及熱忱。作為最被廣泛使用的國際語言,英語對於他們的後續生涯確實有相當影響力,這也是日光為什麼選擇以英語教學為主軸的原因。

日光中的服務歷程與收穫
除了上述理念層面的傳達,實際上日光出隊服務的情況又是如何呢?與日光服務社社員楊同學進行訪談後,針對這個提問將有更進一步的了解。初次接觸國小英語教學及孩童陪伴,社員們或多或少都曾經歷挫折,與孩子們磨合、相處的過程中,楊同學認為平等地位是相當重要的概念。比起以上對下的姿態,用對待朋友的方式和孩子們溝通,其實可以更深入了解他們的個性與想法。

歷經一個學期的服務參與,楊同學覺得對她而言最大的收穫,並無法以實際物質衡量。每次出隊時見到小朋友,彼此開心擁抱、分享生活近況,或者藉由長期陪伴看見他們的進步,都讓她體悟到:原來自己做了一點點的事情,會在他人心中占有很大份量!這樣的認知使她深深感動,並成為持續服務的熱忱與動力來源。

學生之於社會的反饋
「我覺得大學生可以試著去思考自己能回饋給社會什麼。楊同學表示自己一開始投入日光,並不是為了完成服學,而是純粹想陪伴孩子們成長,和他們建立深厚情誼。然而對於臺大服學課程的推動,楊同學持肯定態度,她認為大學生若能發揮自身影響力,會為社會帶來許多改變。

縱然服務性社團的興起和服學課程間有高度關聯性,但要真正維持組織營運,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成員對於社團的認同與歸屬感,才能使其穩定成長。或許有諸多學生是為了履行學校所規範的義務」,也就是為了取得服學證明而接觸服務性社團,但在服務的過程中,這件事對於部分人而言已轉換為「責任」,不僅是對於服務對象,更是對自己、甚至社會擔負起責任。雖然定調為服務性社團,但除了給予之外的收穫,想必也在多數參與者心中刻劃了美好雋永的回憶。

臺大學生報社. 技術提供: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