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臺大潑酸事件談新聞報導中的媒體自律

採訪臺大新聞所所長林照真,談論新聞工作者產出報導時的自律與責任

【採訪/康瓊之、報導/王思婷、康瓊之】

 10月20日凌晨,臺大校內宿舍發生一起潑酸案,第一時間從PTT(批踢踢實業坊)版上出現消息,從事發到後續追蹤,整齣事件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。案件發生幾日內,相關的新聞與報導不斷播放在各新聞頻道及社群媒體,其中不乏許多爭議性的用語與畫面內容。對此,從醫界到社工界團體等,針對媒體對此事件的採訪手段、報導手法提出諸多檢討。

 在社群網絡傳遞資訊快速的今日,媒體陷入新聞的即時性與真實性兩難中,兩者的衡量標準應該為何?而媒體對於社會案件的報導細節程度又該如何拿捏?這期學生報透過採訪臺大新聞研究所所長林照真,來看媒體在本次社會案件中的報導角度,以及她對新聞工作者的看法。

警察、社工、媒體應秉持專業
 許多閱聽人認為媒體針對此次社會案件的報導過於詳細,比如兇手的犯罪手法,或將當事人求診的內容報導出來。對此一事,林照真所長認為記者的消息來源,往往來自於警察、現場目擊人士、當事人親友,而這次事件,除了警察外,記者也從社工處獲取許多訊息。

 警察通常希望藉由報導警惕社會大眾,故雖然偵查不應公開,但在合理的範圍仍舊會提供記者消息。林照真認為在本次的案件中,警察應該要去思考,將哪些資訊傳達出去對社會才有最大效益。更何況,即便是筆錄內容,也不能完整代表案件的真相。

 潑酸案的報導提到當事人是否列案、求助一事,社工基於專業與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是不應當透露的。林照真推測這次會上報的原因,可能是社工受到記者採訪的壓力,以及不擅於應對記者的採訪方式或是技巧性的套話,才會將資訊外流。而記者在時間壓力下,仍應自制判斷公開資訊是否真有益於社會,並思考公開後對當事人的影響,及社會大眾對社工專業的信任。

從記者角度思考,該如何報導此事件
 林照真認為,身為記者,報導硫酸造成傷害的嚴重性具有正當性,在這次事件中,即使以不明液體取代硫酸,也不會因此不造成社會之恐慌。部分人士擔憂記者報導犯罪行為,會造成模仿效應,但林照真認為在缺乏犯案動機的前提下,單純報導犯罪行為並不會引起模仿。如這次潑硫酸事件,若媒體可以報導出硫酸容易取得的嚴重性,便能使更多人注意,趁此機會教育社會大眾,進一步預防硫酸造成的傷害。林照真透過這個案例,表明媒體在盡報導義務的同時,還可以具備教育功能。

追蹤報導的力量——帶給閱聽人鼓勵
 再者,林照真所長認為,對於此事件,媒體較少強調後續追蹤報導,僅在事件發生的前三天,不斷報導案發過程、加害者及被害者之家屬。

 臺灣媒體報導近年較少會去呈現災難新聞的後續報導,以 2015年八仙樂園派對粉塵燃燒事故為例:關於賠償與否,賠償金額是否合理是較少在新聞中呈現的面向。或是如 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,媒體著重報導災區死傷情形,但林所長認為,小林村罹難者家屬在報導中看到親友遇難,情緒激昂的畫面應適當報導即可,倒是各家媒體應多正向報導小林村重生故事,藉由媒體帶給村民勇氣與鼓勵。

 媒體報導社會案件時,總會一再面臨時間壓力以及報導品質的兩難,然則媒體的社會角色相當重要,一篇良好的新聞便可以對社會產生強大的正面影響。訪談的最後,照真希望閱聽人能持續發揮影響力;亦鼓勵新聞記者別因為受到批評,變得消極停滯,而要接受意見持續改進,在這個眾聲喧嘩的世界,如果一件事具報導價值,就值得做一個好的報導者。


責任編輯╱吳映萱
臺大學生報社. 技術提供:Blogger.